其中,作為礦山資源開采、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工業(yè)固廢尾礦,是各個礦企最為頭疼的一個難點。如何變廢為寶?擺脫工業(yè)固廢“一無是處”的頭銜,達到回收分選再利用,分選顯得尤為重要。
對于不同選礦方式產生的尾礦,采用針對性的方式進行處理,可以有效提高礦石資源利用率,如磁選、重選后的顆粒尾礦,如金屬礦可以通過預富集的方式,把高于經濟品位的進行分選處理;對于非金屬礦針對構成的礦物,通過分選的方式,按照礦石種類進行分選,最終達到能夠利用的目的。這其中,分選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今天主要來講一講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尾礦——鎢尾礦。因鎢礦本身品位比較低,大多在0.1%~0.7%左右,導致在選礦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尾礦,最多可占原礦90%以上,其中大部分未被有效利用,主要儲存于尾礦庫或礦井回填,不僅浪費資源,而且占用土地、污染環(huán)境、危害健康。僅我國每年鎢尾礦產量在40萬t左右,提高鎢尾礦整體利用,有利于推進無尾礦礦山建設,既提高了鎢礦資源附加值,又改善了礦山環(huán)境,是今后鎢尾礦綜合利用的發(fā)展方向。
鎢尾礦
鎢尾礦中主要成分為硅、鋁的氧化物,并含有鈣,與傳統建筑材料較為相似,可用于建筑骨料使用。但內部存在一些石英、燧石具有堿活性,存在堿骨料反應的風險,經過分選處理后,拋出其中的石英、燧石,就可以作為高標準建筑骨料使用,用于大型項目用料,極大的提升鎢尾礦的利用及價值。同時也有一部分骨料,因場地用水影響,會有有機物、泥塊、泥沙等物質,如果制成骨料,也會影響到整體品質,也是需經分選,把有機物和含泥量高的礦石拋出,降低這類雜質對骨料品質的影響,提升骨料的整體品質與價值。
推動尾礦資源循環(huán)再利用,降低尾礦量,是促進綠色礦山發(fā)展的必經之路。對礦企來說也是歷史性的發(fā)展機遇,通過對尾礦利用,可以有效的提高礦山資源的利用率。
長期以來,名德光電一直圍繞礦石分選技術研發(fā),為提高礦石資源利用,一直在努力前行。為拓展設備的應用范圍,突破光電分選局限,極大的提升了礦石分選范圍,為礦石分選技術進步,提供強有力的支撐,同時研發(fā)的設備充分考慮到工礦環(huán)境的復雜性,整體分選的穩(wěn)定性、產量上都有很大的保障。為綠色礦山、智慧礦山提供名德智慧。